赵丽颖的电影,你愿意看吗?
那冯小刚+赵丽颖,这样的电影你愿意看吗?
今年清明档期,由冯小刚执导、赵丽颖主演的女性题材电影《向阳·花》上映。
前段时间曾热议过一个话题:“老登电影”。
冯小刚算是“登味导演”的典型代表,他居然来拍女性电影。
而且还是几个蹲过监狱的女性,作为社会边缘人物如何生存的故事。
他真能抛开老登视角,真实的呈现女性困境吗?
没想到,《向阳·花》堪称是冯导作品中“登味”最少的一部。
只可惜导演光琢磨怎么避雷了,把故事讲得平淡无奇,还有点不伦不类。
我愿称他为新时代的“邯郸学步”。
如果要给《向阳·花》这部电影下个定论,我只能说这是一部偏文艺风格的合格电影。
以下涉及部分剧透,请各位酌情观看。
电影大体分三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讲女主角高月香(赵丽颖饰)在监狱中服刑的经过。
高月香为了赚钱给听力障碍的孩子装个人工耳蜗,被人骗去搞裸聊诈骗,锒铛入狱。
在这里她遇到了从小被盗窃团伙养大的哑女黑妹(兰西雅饰)。高月香因为懂手语,与黑妹走得近,成了好姐妹。
正巧监狱里的管教邓虹(啜妮饰)要组建一支文艺表演队,起名“向阳花”。
黑妹与高月香都入选了。
这便是影片名称《向阳·花》的由来。
监狱戏份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,剧情十分平缓。
但好在情感刻画十分细腻,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纪实感。
尤其邓虹警官这个角色,无论从神态还是肢体动作,都很像纪录片《守护解放西》中看到的警察。
(《守护解放西》剧照)
而《向阳·花》这部电影,成也纪实感,败也纪实感。
监狱的邓虹警官为了让犯人发自内心地进行改造,走访了高月香的家了解情况,却发现她那个混吃等死的丈夫竟然把孩子遗弃了。
邓警官不能坐视不管,于是把犯遗弃罪的高月香丈夫送进监狱,孩子被寻回后送到了福利院。
可想而知高月香刑满释放后发现自己家没了,心态会有多么炸裂。
虽说孩子由国家养着,总比跟着高月香受苦强。
但高月香骨子里要强,她发誓要赚够钱把孩子接出福利院一起生活,还要给孩子装人工耳蜗。
与她一同出狱的黑妹,也是个有骨气的人,宁愿沿街行乞也不愿回到贼窝重操旧业。
于是俩人抱团取暖一起生活。
只可惜因为有前科,正经工作岗位不愿意要他们,不计较前科的卖苦力岗位又赚不到钱。
俩人思钱想厚,决定走偏门去舞厅跳舞卖酒,结果被男老板猥亵,没赚到钱还差点失了身。
又一番苦思冥想,高月香决定改换赛道去搞诈骗。
之前同在监舍的吸毒女胡萍(王菊饰演)曾吹嘘自己是富二代,于是俩人假扮警察去她家骗钱。
没想到胡萍非但不是富二代,家里仅剩的爷爷奶奶还因为她吸毒花光了钱,生活异常艰难。
高月香和黑妹骗钱不成,反倒给老人家倒贴了点钱。
最后在另一位假释人员的建议以及邓警官的帮助下,二人去商场卖锁。
她们的营销方案很简单:既然黑妹精通撬锁技能,只要让她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在几秒钟内开启普通家用的防盗锁,就会让走过路过的顾客感到焦虑。
这时再让黑妹试着开她们推销的锁具,只要开不开,就能让路人相信这款锁更加安全,从而顺利带货。
通过这种方式,二人赚了不少钱。
锁具厂家提出可以把二人表演开锁的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,这样就能吸引全国观众购买锁具,二人能获得的提成也大大增加。
但黑妹不同意。
原因很简单,因为她出狱的事情,瞒着盗窃团伙老大,如果张扬出去,她就会被抓回去,团伙里帮她隐瞒的朋友也会遭殃。
按理说,高月香应该能理解黑妹的顾虑,可导演为了制造戏剧冲突,就是不让黑妹把话说明白。
黑妹不愿意拍视频,高月香以为她不想让自己赚钱接孩子,于是姐妹间爆发冲突,来了一场堪比《小时代》的争吵。
第二阶段,冯导试图展现高月香和黑妹两个社会边缘人物,如何在歧视和压迫中生存。
导演大量运用长镜头展现人物内心挣扎。
赵丽颖能在长镜头下在多个场景和心态间切换,证明了自己的演技。
与此同时,晃动的镜头对准城中村,既能展现角色内心的焦灼。
但第三阶段的故事,完全打破了这种真实感。
高月香与黑妹吵架后重新和好,二人还是拍摄了卖锁的视频,并且在网上火爆了起来。
盗窃组织的头目也看到了视频,把黑妹抓回。
中间报警不顺利,高月香最后竟然单刀赴会来到盗窃组织,与团伙老大正面对决。
她拿出最近赚的所有钱,想买断黑妹的自由。团伙老大表示,要自由可以,但祖师爷传的本事得收回,黑妹偷东西的手指得留下。
另外,这年头网络支付发达,现金越来越不好偷了,他们早就转型卖孩子了。想要黑妹自由,就得高月香和黑妹每个人怀个孩子供他们卖。
眼见黑妹被砸断了手指,自己也被威胁卖孩子,高月香直接暴起,抄起家伙什砸在团伙老大头上。
就在快被砸死的时候,警察犹如神兵天降,拿下了在场所有人。
事实上,这段故事,完全是冯导自己发挥的。
《向阳·花》有原著,不是小说,而是编剧虫安写过的一篇非虚构故事。
原作以警官邓虹的视角展开,主要讲述邓警官在监狱中创建“向阳花艺术团”的经过,以及在监狱外帮助高月香等人重回生活正轨的故事。
冯导在改编剧本的时候,将主角改成了高月香,似乎是觉得一个社会边缘人物更有噱头。
但事实证明,这些被改动的故事完全丧失了生活原有的逻辑。
原作中,高月香等人有自己的执着,但也有自己的人格缺陷,非常符合我们这些小人物的特征。
而电影中的高月香等人的人格上几乎毫无瑕疵,她们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只是社会对她的压迫,而不是她自己做错了什么。
冯导片中的人格高尚程度,是按照性别和阶级分配的。
女主遇到的高阶层男人都是翩翩有礼的好人,女主所有的苦难都是底层男人带来的。
这种敷衍的剧作套路,根本无法展现底层女性的真实困境。
就拿最后的结尾来讲,原作中,黑妹被判刑一年半,却告诉组织她要被关三年。
因为组织会为每个被抓入狱的同伙存一份钱,关押时间越久存的越多。黑妹是想多拿一年半的钱,并用这一年半的时间寻找其他出路。
但因为卖锁的事情她被组织盯上了,并且抓了回去。
与电影相同的是,原作中的警察同样面临一个问题,盗窃组织有合法身份,黑妹不承认自己被组织侵害,警察便不能将她带走。
但与电影不同的是,邓虹警官在一位退休老警察的指点下很快找到新思路。
老警察表示公安部门正在搞打拐专项治理,让她以“拐卖妇女”罪名报案,说黑妹被人拐卖了。
这样一来,一起普通治安事件,变成了刑事案件,公安局出重拳将盗窃集团一锅端,然后慢慢审出各项罪行,最后全部判刑。
这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操作,而电影中为了给结尾凑一个高潮,也为了强行贴合“girls help girls”的主题,让高月香与警察决裂,去莽撞地救人。
电影前半段通过枯燥平淡的叙事所营造出的纪实感,在这一刻荡然无存,整部电影的风格开始前后互搏,变得不伦不类。
有爽片成分但不够爽,有纪实风格却又不真实。
就当我以为这个结尾就称得上“狗尾续貂”了,冯导又给我来了一记狠的。
原作中,高月香与黑妹等人相处成了好姐妹,但几年后各奔东西,彼此都不联系了。
虽然这个结尾有些伤感,但却无比真实。
而电影为了凑个皆大欢喜的结局,停留在几位女性角色关系最密切的时候。
高月香因为故意伤害盗窃团伙老大再次入狱,待她出狱后,黑妹与胡萍等人已经开了一家洗车店等着她。
按说这个结局也没什么不好的,但随后在高月香带领下,几位姐妹对着关老爷上香,就像结拜一样。
这一刻我便知道,其实冯导还是没走出“老炮儿”的思维,把老流氓的做法套在了这几个姐妹身上。
应该说冯导老了,他想跟上时髦的步伐,拍摄女性题材,但却忽略了无论什么题材,讲好故事都是第一位的。
《向阳·花》并不是一部多么糟糕的作品,只可惜原作篇幅太小,而导演在改编的时候,又没能力添加更合理的故事情节。
最终导致电影信息量小,寡淡无味,像个流水账。
至于要不要去影院观看,就看各位的口味了。如果你不介意度过平淡的两小时,完全可以去欣赏一下,起码这部电影的镜头是有点东西的。
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。